註:有關天啟的部分是<業力的天啟之日>,這裡是用一種不同的觀點看待所謂的
<天啟>。
觀世音菩薩:(梵唱六字大明咒)今天我們來談一談,什麼叫做「天啟」?這兩個字好像有點兒敏感,怎麼說呢?你已經聽過了一種說法,這裡我要講的是另外一種說法。
什麼是天啟?如果光從字面上來看,我們可以很單純的把它解釋成上天的啟示,這裡所謂的「上天」,指的是另外一個我們所不熟悉的世界,統一把它歸類為上天,這是一般的認知。
但是如果說這個「天」其實就是你自己呢?如果說你自己就是天的組成份子之一,不知道你是否考慮過這樣的問題,這樣的談論是否具有任何的意義呢?
讓我們來想一想,你們的「你」到底是什麼?如果說你承認了,或者說願意承認,或者說了解到,你是這一切萬有組成的一部分,那麼當我們把這個一切萬有,或者叫做「太初」,不論你用什麼名字,把它稱為一個造物主、至上神的時候,是否你就是神的組成份子之一,也就是你的內在具備了完美無瑕的神性,那麼,來自神的訊息,也就是天啟,能不能把它看成是「你」、那個內在的你、真正的你,對於你(自己)的傳訊呢?可不可以這樣? (註:以下的內容才是這次的主題)
很多時候我們在自己的認知框架裡,為一個又一個的名詞、一個又一個的對象,建立了一個又一個的框架,我們憑藉著這樣的框架,來認知這個世界,但是這樣的框架往往也限制了我們對一個更完整世界的認知,所以這中間要達到一種平衡。
什麼平衡呢?就是雖然我們透過這些一個又一個的框架去認識這個世界,但是也要常常省察,省察你所用的框架是否限制了你、是否讓你無法更了解這樣的世界,要常常省察,把那些你一直在應用,卻不太能夠察覺的,現在我們要像盤點一樣,把它盤出來,一樣、一樣看一看,是這樣嗎?是那樣嗎?觀念要不要修改、觀點要不要修改?
我要說的是,在這個時間的洪流之中,你們的每一個時代都會有不同的觀念,這些觀念和觀念之間,是不是具有永恆的不變性呢?我們只要稍微想一下,即使在你們的世界當中,譬如說,就是你現在所生存的時間當中,不同的地區就有迥然不同的觀念、迥然不同的做法、迥然不同的標準,所以這樣的標準、觀念,真的能夠萬世不移嗎?這是不可能的,所以要常常去觀察,你所堅持的原則是否有其必要性。
特別是當你感到,你的內心昇起一種負面的情緒的時候,譬如說,你看到某一個對象,你覺得憤怒,陷在一種負面的情緒,像這個時候,你應該要警覺,想想看你為什麼會感到憤怒?他違背了哪一條準則嗎?這樣的準則恰當嗎?所以,這些一般認知為負面的事情,它具有很重要的提醒效果,很重要的教育效果,因為它會引起我們強烈的心緒。當你習慣了這樣的省察之後,或許會發現,很多你腦海裡面的念頭、想法,其實不一定真的那麼有道理。你會逐漸、逐漸更能包容,更能理解另外一個個體的想法、觀念,也許你仍舊不贊同,但是你更能理解。
再進一步,當你昇起了一個正面的念頭,譬如說,你碰到一個很喜歡的東西,也可以做這樣的省察,你為什麼會喜歡這樣東西、或者某個人、某個事,到底是什麼原因?仔細去追索,引發你念頭的來源,你會發現這樣一個簡單的念頭,其實不是單一事件,而是像串珠一樣,它是一個接一個、一個接一個的念頭,而產生了你那個時候的觀感。
這個是我們隨時隨地都可以做的省察,所以你為什麼要「三省吾身」呢?記得嗎?這是你們的文化傳承裡面留下來的,對不對呢?你也可以為自己,以很刻意的方式去檢討,讓你自己的心常常保持在一種清明的狀態、觀照的狀態,逐漸、逐漸你就能夠接近事物的本質。這樣了解嗎?有沒有問題啊?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